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。
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。韩愈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》
直接翻译是, 天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,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,近看时却显得稀疏。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,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。
喜爱的画家吴冠中格外中意江南。
在我心目中的遥看近却无
对比烟柳满皇都
吴冠中的画是十分有趣的,他画的并不是单纯的水墨画, 而是以油画的手法表达对江南的炽热之情。 他终生致力于“油画民族化”“中国画现代化”的探索, 其艺术风格融会中戏、独树一帜, 与朱德群和赵无极被誉为“留法三剑客”。
1988年他创作了纸本设色版本的《双燕》
注:纸本设色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术语,指的是 在纸上作画,并使用矿物颜料或植物颜料进行设色(着色)。它主要用于区分绘画的载体和着色技法:
• 纸本:指绘画的载体是纸,比如宣纸或熟纸。相对于绢本(绢布作画),纸本的笔触较为吸水,适合水墨晕染。
• 设色:指在水墨的基础上,使用色彩进行渲染,以增强画面的层次和表现力。设色可以是轻淡的(如浅绛设色),也可以是浓艳的(如工笔重彩)。
1994年他创作了油画版本的《双燕》
依旧是江南一角沉静怡然、幽远绵长的情景,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, 清澈如镜的湖面, 刻意留白的天空, 饱经风霜、凝酥半面的古树, 以及悠然自得、自由翱翔的双燕点缀其中。 在诸多物象的组合和湿润雅致气息的传达之下, 吴冠中先生饱含诗意地表达出他对故土的切切深情和无尽眷恋
《双燕》着力于平面分割, 几何形组合, 横向的长线及白块与纵向的短黑块之间形成强对照。 蒙德里安(Mondrian)画面的几何组合追求简约、单纯之美, 但其情意之透露过于含糊, 甚至等于零。
蒙德里安(Mondrian) 全名是Piet Cornelies Mondrian, 众人熟知的是他的色块画, 新造型主义的代表画家。
蒙德里安的“树”系列也非常具有代表性,体现了其艺术理念的核心,共作有《红树》、《灰色的树》、《蓝树》、《开花的苹果树》等,这些绘画作品体现了蒙德里安绘画从具象到抽象的变化。里面可以看到立体主义的影响,油画的厚重感和深灰的单一色调给画面带来沉重和压抑。



在《绘画艺术中的新造型主义》(载《风格》杂志,1917年)一文中,蒙德里安定义了新造型主义:“这种新的造型观念将忽略外形的特性,即自然的形式和色彩。相反,它应该找到形式和色彩的抽象特性的自我表达方式,即使用直线和鲜明的原色……” - 来源
一对比来说, 吴冠中《双燕》里的情意, 沉静怡然,温润雅致,就显得格外动人。
不过吴冠中老师也有些更靠近西方抽象造型艺术的画, 比方1986年的松魂。
20世纪80年代刚好是吴冠中创作从具象到抽象的临界期。其1986年的《松魂》也完美地诠释了“克服自然的表现又不违反自然本身的真实”这句话,和蒙德里安的《灰树》一样,《松魂》表现的是松树的内涵而非本体 ,其形态客服了自然原本的松树形态,但是又依稀可辨松树的基本形态,同时并不违反松树的内在气质。这和中国画讲求“神韵”的绘画理念是一致的。
在创作完这幅画之后,他(吴冠中)请朋友来看画,当《松魂》的不太被观者所领会时,他即刻生出这样的感慨:“风筝不断线,不断线才能把握观众与作品的交流。我担心《松魂》已濒于断线的边缘。” 如此关注观众的感受,便注定吴冠中绘画中的抽象主义只能达到《松魂》这样的程度,而不太可能进一步地简化变形等。
一个追求“断线”,一个追求“不断线”,这种绘画观念上的根本差异,使这两幅画呈现出了不同的画风和精神气质。
不过, 很是欢喜东方和西方艺术靠近和融合, 甚至可能随着中西方绘画的发展,“两棵树”精神特质的差异也会渐渐泯灭。我很庆幸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, 目睹这一切可能的发展。
就此搁笔,初春小雨, 润如酥 🍄